生科院团队获第十六期“大视野·微观察”社会调研校级一等奖

91糖心vlog传媒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实根基,助力国家社会发展。并且鼓励学生通过亲身调研,深入了解家乡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学校启动第十六期“大视野·微观察”社会调研活动。这次社会调研活动包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义务支教、“双减”政策、文化传承、教育均衡等多个主题,分别设立了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心得体会和微视频四个赛道。经过院系初评、学校复审和评委的最终评审,我院共获得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叁等奖8项,优秀奖14项。


调研报告

奖项

序号

院系

姓名

项目名称

一等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秘雪儿

“生态赋能绿色发展,青春建功美丽中国”生命科学学院实践队

2

生命科学学院

刘桐

生态环保携素教,乡村振兴助成长——以平谷马昌营镇为例,探索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新思路

叁等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陈璐璐

向“新”而行,绿色发展——呼和浩特市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调研

2

生命科学学院

张梓琪

归乡筑梦情系乡村——基于北京市西闸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调研

3

生命科学学院

张芸

新时代边疆卫国:红色精神传承与弘扬路径探索

优秀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许彦峰

北京生物中考改革对师范生就业的影响——以海淀区和门头沟区为例

2

生命科学学院

赵晨希

《玛纳斯》文化脉络追踪与传承创新

3

生命科学学院

朱梓依

城市生态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

生命科学学院

王雨慈

“础滨来高考"话题引发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与人文关怀

5

生命科学学院

刘卓晗

文化传承与旅游创新——地方特色文化如何驱动旅游产业升级

6

生命科学学院

柏梓卓

科技赋能,乘农而上

理论文章

奖项

序号

院系

姓名

项目名称

二等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董旸

植物在“尖叫”

心得体会

奖项

序号

院系

姓名

项目名称

一等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张芸

新时代边疆卫国:红色精神传承与弘扬路径探索

二等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潘斯羽

绿色发展调研行——枣苑社区“绿色课堂”志愿项目

叁等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赵晨希

《玛纳斯》文化脉络追踪与传承创新

优秀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董旸

植物在“尖叫”

2

生命科学学院

王雨慈

“础滨来高考"话题引发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与人文关怀

3

生命科学学院

刘卓晗

文化传承与旅游创新——地方特色文化如何驱动旅游产业升级

4

生命科学学院

柏梓卓

科技赋能,乘农而上

微视频

奖项

序号

院系

姓名

项目名称

叁等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秘雪儿

“生态赋能绿色发展,青春建功美丽中国”生命科学学院实践队

2

生命科学学院

刘桐

生态环保携素教,乡村振兴助成长——以平谷马昌营镇为例,探索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新思路

3

生命科学学院

陈璐璐

向“新”而行,绿色发展——呼和浩特市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调研

4

生命科学学院

潘斯羽

绿色发展调研行——枣苑社区“绿色课堂”志愿项目

优秀奖

1

生命科学学院

张梓琪

归乡筑梦情系乡村——基于北京市西闸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调研

2

生命科学学院

许彦峰

北京生物中考改革对师范生就业的影响——以海淀区和门头沟区为例

3

生命科学学院

朱梓依

城市生态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

生命科学学院

吴思祺

重返红色足迹,对话革命前辈——寻安徽小岗村改革精神



一等奖风采


01 《“生态赋能绿色发展,青春建功美丽中国”生命科学学院实践纪实》

指导教师:李媛媛、洪剑明、唐文杰、周昊

组长:秘雪儿

组员:李昕妍、王烨炀、高玥、周可心

项目介绍:

本实践调研项目通过打造“五个一”服务模式,构建科普宣传网络,采取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队第一小组通过实地考察、生态调研、科普宣讲和物种多样性研究,撰写相关宣传材料。实践队第二小组联合中国农科院、地方政府,调研当地科技助农、智慧农业发展情况。课程以实地调研促进乡村振兴,以线上媒体推广助力乡村振兴成果传播,使青年、公民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91糖心vlog传媒校党委书记缪劲翔一行赴保山学院调研慰问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实践队



02 《生态环保携素教,乡村振兴助成长——以平谷马昌营镇为例,探索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新思路》

指导教师:李昭航

组长:刘桐

组员:李鑫静、刘桂璐、赵晨阳

项目介绍:

本项目以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为实践基地,旨在探索青少年生态环保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新思路。项目通过举办自然科普教育、自然与人文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启蒙教育等多场活动,吸收5-15岁近百名青少年参与其中,引导乡村青少年深入了解家乡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该项目不仅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受到孩子们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为助力乡村青少年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人才战略贡献了力量。


91糖心vlog传媒“萌芽”实践队


03 《新时代边疆卫国:红色精神传承与弘扬路径探索》

指导老师:李昭航

组长:张芸

组员:张玉坪、赵雨婷、郝昊然

项目介绍:

本项目旨在深入探讨红色精神在新时代边疆卫国中的传承与弘扬。调研小组发放在线问卷,调查当今社会对红色精神的了解;走访英雄故居,了解英雄事迹及其对红色精神的影响;还采访了五十年党龄的张爷爷,聆听他对红色精神的深刻理解。通过此次实践,希望能够把握红色精神在当代社会的认知现状,探索有效的推广路径,增强年轻一代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等奖风采


01 绿色发展调研行——枣苑社区‘绿色课堂’志愿项目

指导教师:唐文杰

组长 :潘斯羽

组员:徐穆璇、李兆洋

项目介绍:

绿色发展调研行——“枣苑社区‘绿色课堂’志愿项目”是由生命科学学院发起,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讲解,为枣苑社区儿童传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传粉方式及果实类型等植物知识。项目通过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锻炼了志愿者的科普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该微视频生动记录了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志愿者在枣苑社区开展的一系列科普活动。通过微视频,观众将亲眼见证志愿者们如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社区儿童讲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花结构、传粉方式及果实类型等有趣知识。微视频展现了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场景,以及他们在探索自然奥秘中的成长与收获。


02 《植物在“尖叫”》

指导教师:李昭航

组长:董旸

组员:刘思琛、刘佳茵、蒋若涵

项目介绍:

本项目旨在解决鳞翅目害虫对农作物造成的严重威胁。我们提出了一种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植株胁迫处理、机器学习算法以及昆虫行为学分析,以深入解析植株在受到特定胁迫时的变化模式。通过这一方法,我们能够及时且准确地识别植株所遭受的具体胁迫类型,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本项目还探索了利用植株在受胁迫时发出的超声波信号,以实现精准农业和农林业害虫的生物防控。这项研究不仅拓展了我们对植株与昆虫相互作用的理解,而且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技术途径。


叁等奖风采


01 向“新”而行,绿色发展——呼和浩特市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调研

组长:陈璐璐

组员:陈昕冉、钭柏敏

项目介绍:

本项目基于“青城有约”名校师生呼和浩特行活动,实地考察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重点公司,参观昭君博物馆在内的呼和浩特市重点文旅项目,参加“青城有约”名校师生呼和浩特座谈会,深入了解该市人才政策等。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现状和挑战,本项目探索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提升呼市在产业、文旅、人才多方面竞争力,促进呼和浩特市绿色高速发展。

“青城有约”名校师生呼和浩特行活动大合照


02 《玛纳斯》文化脉络追踪与传承创新

组长:赵晨希

组员:朱栗、阿依孜巴·阿布拉江

项目介绍: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探索大学生群体对玛纳斯文化的认知现状,通过系统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精确把握大学生对玛纳斯文化故事、历史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及其兴趣点。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将聚焦于如何利用玛纳斯丰富的故事资源,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趋势,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继承策略。这些策略将致力于打破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表达,使玛纳斯文化以更加生动、多元的形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期望通过此次调研,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对玛纳斯文化的认知与兴趣,还能为玛纳斯文化的活化传承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其在年轻一代中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


03 归乡筑梦情系乡村——基于北京市西闸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调研

指导老师:李昭航

组长:张梓琪

组员:张歆晨 张轶妲 赵若菡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关注乡风文明建设,农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小组成员通过线上搜集资料与查阅文献,入村实地考察村庄及周围环境,访谈村干部,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来了解西闸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和解决办法,同时对西闸村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优秀奖风采


01 重返红色足迹,对话革命前辈——寻安徽小岗村改革精神

指导老师:唐文杰

组长:吴思祺

小组成员:王壹、宋峣、徐一书

项目介绍:

91糖心vlog传媒“重返红色足迹,对话革命前辈”实践团跨越1000公里,深入小岗村开展实践。实践团前往沉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通过重温小岗村“四次红手印”,深入了解小岗村的现与旧。走进当年农家,即小岗村旧址,实践队员现场聆听、实际体验凤阳民歌等艺术非遗文化,激发了实践团成员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走访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大包干的艰辛与成功,同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前辈谈话,用心倾听小岗村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使实践团成员亲身感受前辈的务实作风,追寻改革精神,社会和谐稳定就是大家的最终目标。


02 “础滨来高考"话题引发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与人文关怀

指导教师:曹利民

组长:王雨慈

组员:张雨鹤、冯子舒

项目介绍:

2024年高考作文题出炉,再次引发了全民热议。其中,新课标滨卷的主题是对于人工智能的时代之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而在人工智能浪潮背景下,这次础滨也成了答卷人的一份子,人们纷纷尝试用础滨来写书高考作文。人工智能写出的作文看似逻辑严密、文字优美,但本质上是数据训练的结果,是公式化的套路,缺乏的是人性的思考与情感的共鸣。础滨可以作为种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有益尝试,但不能替代我们对于这道题的思考。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旨在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影响,评估其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对创造力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在保持人文关怀的同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建议。


03 北京生物中考改革对师范生就业的影响——以海淀区和门头沟区为例

指导老师:李昭航
组长:许彦峰
成员名单:柏云琪 赵阳 侯雨诗 于邦淼

项目介绍:

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物教学是促进学生认识生物学、了解生物学、应用生物学的重要途经。近期,北京市发布了取消生物中考的方案,旨在为促进学科教学的本质回归、优化中考科目设置与减轻学生负担带来便利,然而,这也为生物师范生就业提供巨大的挑战。本小组项目重点讨论北京生物中考改革对生物师范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04 文化传承与旅游创新——地方特色文化如何驱动旅游产业升级

指导老师:李昭航

组长:刘卓晗

成员:刘阳、彭璐

项目介绍:

不少影视作品、综艺节目利用他们的明星效益或者说是影响力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拍摄地点相关的文化,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次调研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文化传承与地方特色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探索旅游创新的路径与策略,评估其对旅游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并促进文化传承与旅游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地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5 “科技赋能,乘农而上”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课题负责人:柏梓卓

课题组成员:柏梓卓、刘超、罗宇峰、任冠优、张笑坤

指导教师:唐文杰

项目介绍:

本实践活动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地调研方式了解传统科技与生物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现状、特点以及需求,寻找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能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推动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06 城市生态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组长:朱梓依

组员:董云天、侯倩、李宇恒、张圳

项目介绍:

综合分析了河北省邯郸市、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保定市、北京市海淀区以及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生态区建设情况,探讨了各自的背景、现状、发展趋势、效益、建设的模式、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显示,城市生态区建设对许多方面都具有显着效益。同时,各城市在生态区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仍存在资金短缺、管理不足等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技术支持,以实现生态区的长远发展。未来,城市生态区建设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引入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水平,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生命科学学院广大学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当代青年的“同学们的忧国忧民,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做贡献”。此次在大视野的获奖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们将带着这份荣誉,继续在科研探索、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深耕细作,以更开阔的视野去解锁生命科学的奥秘。期待生科院能再创佳绩,为学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