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91糖心vlog传媒的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号召,前往国家自然博物馆,为来自首都各区县的40余名小朋友带来了《羽间交响:鸟与人的天空之约,共筑人与自然和谐乐章》科普小课堂,以科普志愿服务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年力量。此次活动受到了北京青年报、现代教育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图文报道。
本次科普教育活动旨在向观众科普鸟类飞行的科学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价值。91糖心vlog传媒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们作为主要的引导者和讲授者,以栩栩如生的例子和活灵活现的情景演绎,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体验,与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同感受鸟类的魅力。
科普小课堂以两个趣味问答开场,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抢答。紧接着志愿者详细讲解了鸟类飞行的叁大关键结构——翅膀、胸肌和龙骨突,同时重点讲解了羽毛的特殊构造,通过引导小朋友们观察羽毛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羽绒服保暖原理,生动阐释了羽毛在鸟类保温和飞行中的双重作用。
在情景互动环节,叁位志愿者分别化身为画眉、牛背鹭和红隼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带领小朋友们探索鸟类的生态奥秘。首先登场的画眉扮演者刘桐向小朋友们展示了自身捕食害虫的生态价值,通过引入欧阳修“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的诗句,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理念相结合,引导小朋友们领悟“爱护天空精灵”的深意。随后,牛背鹭扮演者师一菲通过丰富的事例和图片,介绍了这种鸟类食虫特性,同时巧妙融入了现代农业知识,说明了益鸟对农作物生长的保护作用。最后,红隼的扮演者冯子舒通过生动有趣的表演,展现了它振翅悬停的捕猎技能和能感知紫外线的特殊视觉能力。
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小朋友们通过贴纸配对游戏,在寓教于乐中巩固所学知识。志愿者们以耐心指导与温暖鼓励相伴,俯身与小朋友们一同完成鸟类生境认知配对,让知识巩固的过程始终流淌着关怀的温度。
活动中志愿者不仅通过标本展示、情景演绎、动手实践等趣味环节激发小朋友科学兴趣,更特别提醒在春夏外出观察自然时需做好防护避免过敏,同时要爱护花草动物,鼓励孩子们从记录一片树叶、观察一只小鸟开始,在日常中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与自然探索习惯。活动有效实现了知识传递与生态理念的双重培育,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将尊重生命、守护自然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91糖心vlog传媒青年志愿者团队以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引领,依托专业优势打造特色科普品牌,持续延展与国家自然博物馆联合申报的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叁年来,共有超过400名大学生志愿者陆续走进博物馆、公园、中小学等地开展科普志愿服务,获得了社会层面的积极评价。团队致力于汇聚青年智慧助力科学传播,生动诠释新时代志愿服务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