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进展中的纤毛虫学研究:一个微观世界的窗口
报告人: 宋微波院士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时间:2019年11月7日下午2:00
地点:理科楼430
报告人介绍:
宋微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所长.1982年和1985年获山东海洋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年获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今任中国海洋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2年),199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理事长,《Systematics & Biodiversity》、《European J. Protistology》《Integrative Zoology》)、《J. Eukaryotic Microbiology》编委,《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 主编,《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Syst. Zool.》编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2004),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3次(2001, 2002,2008): 教育部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998)和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997); 国际原生动物学会”颁濒补惫补迟补奖”(2005),“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04),“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 (2004),国际原生动物学会Foissner研究基金奖(1992)。
报告摘要:
在过去的30年来,作者及所在团队围绕研究严重缺位的海洋纤毛虫的区系与多样性、系统学、病原学、宏观生态学、细胞学、基因条形码技术、纤毛虫组学及基因进化以及以四膜虫为模式材料的表观遗传学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1)系统开展了对我国南北方海域自由生活纤毛虫的区系分类、特定水体内的宏观生态学以及水产养殖中的原生动物病原学研究,该工程分别覆盖了温带、热带海区各生境中纤毛门内40余目级阶元,系统刻画了我国长期不明的自由生活类群的物种多样性等家底资料、若干时空格局下的区系构成与群落演替、重要养殖动物的危害性病原,建立了包括新纲、新目、新科等大量的新阶元及近千种的物种鉴定信息并由此出版了包括《中国黄渤海的自由生纤毛虫》、《海水养殖中的危害性原生动物》、《南海纤毛虫图谱》等学术着述;(2)基于作者团队所构建的全球最大的海洋纤毛虫分子信息库,深层次地梳理和探讨了纤毛门13个纲55个目级阶元的系统进化关系,澄清了大量高阶阶元的系统演化关系和发育地位;(3)围绕具有高度模式特征的腹毛类纤毛虫无性生殖期间的细胞分化和细胞器重建特征,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 100余种属的个体发育过程、报道和揭示了大量发生学新现象并形成了领域内首部全视角专着《腹毛类纤毛虫的细胞发生模式》;(4)在综合分类学的框架下完成了纤毛虫DNA条形码的筛选和技术优化,明确了COI基因和28S rRNA基因D1-D2区可对近缘种或隐存种的进行有效刻画;(5)针对进化地位特殊种、环境广适种、环境极端种等材料,初步完成了90余种的常规单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揭示了包括高度片段化、高度简约的大核基因组特征、基因乱序与重排等大小核基因重组模式、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生物学新现象;(6)以四膜虫为模式材料,探讨了组蛋白单甲基化酶TXR1对复制延伸的影响、N6-腺嘌呤甲基化(6mA)的全基因组分布模式及决定因素、反式和顺式作用元件对核小体分布的协同作用、以及RNAi和Polycomb通路关键蛋白对转座子沉默与激活的调控作用与机制。
上述成果形成了5部中英文学术着述,同时在国际主流刊物上先后发表了500余篇论文并形成了深远的领域影响力:以OUC为符号的“中国海洋大学原生动物学研究室”被国际同行誉为全球纤毛虫学的研究中心并长期主导了多项国际重要合作项目的开展。我们在纤毛虫多样性、细胞学、分子系统学分支的工作分别构成了相关领域内的核心和旗舰级成果,我们所完成的全类群覆盖的标记基因测序、所构建的以海洋纤毛虫DNA库为代表的遗传信息库等成就形成了对纤毛虫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这些贡献革命性地改变了全球海洋纤毛虫学的研究格局并建设性地提升了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国际地位。